歸航台,又稱無方向性信標(NDB, Non-Directional Beacon)它通常是一個放置在已知地點的無線電發射裝置,應用在航空或航海上進行定位。
其起源於上世紀初,因為環型天線具有方向性的特性在一次大戰末期被應用在戰場的無線電測向上,在1920-30年代人們開始建構無線電信標,藉由300KHz-3MHz以地波及在海面上易於傳播的特性,1921年第一個航海用的無線電信標台被設立。時至今日,雖然GPS都快比船上的時鐘數量多了,但是無線電信標台仍然由於價格低廉、易於架設等原因仍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至少設十個信標台的費用還是比打一顆衛星上太空便宜划算許多。
這些NDB通常都會標註在航空或航海圖上,但除了官設的無線電信標台之外,私人的商業AM廣播電台也能當作導航之用,但因為商業廣播電台並非全天候24小時放送電波,所以有的海圖或航行指南並不會註記,這部份純屬於飛行員或船長的獨門密招。
一位朋友就提起它外公早年是轟炸機的領航員,早年在中國大陸飛行時就經常要靠商業AM廣播電台進行歸航(Homing),早年在台灣慢速機的機組員們聽著廣播電台放送的平劇,看著無線電羅盤指針一路飛回機場。
↓蘭嶼歸航台 LY 350 KHz,依照民航局公告,該歸航台在島的西邊與西南邊無法收到訊號,自台東起飛後先朝向綠島再依歸航台指向轉向蘭嶼飛行,通過歸航台後再目視進場降落。
目前,台灣的NDB僅剩下由民用航空局與國防部管轄下所用者,以前教科書上寫的一些用於航海的無線電信標應該都停止運作了。
可以請網友幫忙聽聽這些台是否還有運作??(2012-5-22新增)
SN 370 台中大里, WK 340台中新社,
目前台灣地區的NDB列表,用AM模式就可以聽到以莫爾斯碼發送的站台識別代碼。
識別 |
頻率KHz |
臺名 |
AP |
250 |
鞍部 |
AY |
265 |
岡山 |
BM |
290 |
馬公 |
BS |
345 |
金門 |
DC |
215 |
屏東 |
GI |
300 |
綠島 |
HL |
362 |
後龍 |
JB |
325 |
知本 |
KS |
400 |
桃園 |
KU |
525 |
嘉義 |
KT |
425 |
恆春機場 |
KW |
415 |
恆春 |
LK |
335 |
林口 |
LU |
357 |
基隆 |
LY |
350 |
蘭嶼 |
MS |
225 |
宜蘭 |
NK |
315 |
南竿 |
NN |
375 |
西港 |
O |
295 |
松山 |
PK |
275 |
北竿 |
SG |
310 |
松山 |
SK |
330 |
小港 |
SN |
370 |
台中 |
SW |
385 |
松山 |
TC |
210 |
清泉崗 |
TI |
283 |
桃園 |
YU |
380 |
花蓮 |
ZN |
430 |
臺東 |
原文發表於: http://mypaper.pchome.com.tw/radio_wave/post/1322464238